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

撫慰心靈的療癒花園

  • 《閱讀台北》.臺北厝邊 文/林瑞珠 攝影/王能佑
  • 是否有那個大學校園具有撫慰心靈傷口的無形力量?這答案就在國立臺北護理學院。
    位於北投區榮民總醫院及振興醫院之間的國立臺北護理學院,不僅提供學子一個優雅的學習環境,也讓附近醫院的病患及周邊市民多了一處舒心解壓的散步庭園,號稱有「療癒功能」。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晦澀幽微的一面,悲傷是人們無法擺脫的生命歷程,因此,如何創造一個舒緩緊張、釋放壓力的生活環境,便成為非常重要的事。
  • 人們的心靈問題無所不在,因此,具有療癒功能的場域,亦應隨處可見。國立臺北護理學院營造的理想校園,就是這樣一個地方,其中以校門口的「癒花園」最具代表性,它讓人們在接受醫藥診療之餘,有一處理想的環境得以舒緩不安的情緒,透過綠意盎然的優雅庭園,來暫緩心中不快,達到抒壓解憂的效果。
  • 美麗校園 療癒實驗場
      國立臺北護理學院是一所專業的醫護高等學校,超過半世紀的歷史,為臺灣培育了無數護理專業人才,對提昇臺灣護理專業教育有至深的影響。1994年改制學院之後,陸續配合國內教改政策及社會多元的發展,積極投入健康醫療的相關學術研究,因此出現了「癒花園」這樣的創意園區,並於2004年校慶時落成啟用,成為臺灣第一座,世界上亦少有的療癒花園,這是一種創新的概念,具有多元的養心功能,在臺灣的校園中,堪稱先進、前衛,而且絕無僅有。
  • 癒花園」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?心情好,來到這裡沿著水邊一路賞景,自然恣意開懷;心情不好,來此聽流水潺潺,循著水路漫步遊園,心情亦隨之柳暗花明。它的設計概念源於加拿大悲傷輔導專家Alan D. Wolfelt的「悲傷園藝化模式」,他認為悲傷是生命中自然且必要的過程,也是不容易走過的歷程,但經由協助與陪伴可以較為順利走過那段生命的幽谷,而療癒花園的設置,便是讓悲傷者在庭園設計的引導下,經由獨處省思、協談求助,而走出悲情。
  • 隨意遊逛 親身體驗
      到底國立臺北護理學院的「療癒功能」是否名符其實?該去一探究竟。
      一個清閒的春日午後,來到護理學院散步,不巧遇上寒流來襲,前幾天還暖呼呼的,說變天就變天,冷得叫人直打哆嗦,心情實在盪到極點。從後門走進校園,眼前景觀和一般學校沒什麼大不同,校舍都是乳白色的建築,搭配綠化做得不錯的操場及周邊高聳的綠木,整個環境挺舒心,只是,當沿著操場邊直敞敞的校園大道向底端學生宿舍及餐廳方向走去時,冷風直撲而來,著實令人無法消受,此時,頗為懊腦自己為何在這冷颼颼的天氣裡跑出來遛達。

      走過體育館來到明倫樓,眼前突然一亮,在2棟大樓之間,有條白柱、橫樑架設出來的綠波廊,入口橫批「蘊杏綠廊」,兩側種了椰子樹,中間紅磚舖地,園子裡則種滿草花與爬藤,在這陰冷的天氣裡,竟然透點南洋熱帶風,令人感覺一陣暖意。隨著它一路蜿蜒,兩側的花圃中許多小花開得十分茂盛,不向寒風半點低頭,反倒染成繽紛一片。才走大約20公尺,已來到大樓後方的停車場,才知道原來它是條綠化得令人驚喜的小通道。

      走出「蘊杏綠廊」,來到蕙質樓、蘭心樓兩棟學生宿舍前方,腳步停在2棟大樓之間的學生餐廳前,剛過用餐時間,裡頭三三兩兩的還有些學生在用餐,或喝著餐後咖啡,一派悠閒。比起一般學校,護理學院的用餐空間可以選擇的不多,福利社、自助餐、簡餐,顯得有點「小而巧」。不過,不必擔心選擇太少,附近二家醫院的「美食街」及周邊的小商圈擁有充足的選擇,只要走出校門過個馬路,林林總總,想吃什麼都有。

      續行至前端通往校門口的「晨映大道」,這是一條行人專用的休閒專區,車輛禁止進入,所以散起步來特別沒負擔,加上一路都是樹形蒼勁的老樟樹,拱成一條長而綠的美麗隧道,許多附近醫院的住院病患經常在家屬的陪伴下來此散步,他們總是來來回回的走上好幾圈。在這個冷空氣南下的日子裡,空氣雖有幾分清冷,寒風在這裡卻沒那麼囂張,可以想像,夏日的驕陽移到這裡,也會謙虛的退讓幾步。

      左邊草地上有幾個學生在打槌球,球場上則有幾條好漢在搶球,冷空氣中一片火熱。平日上課期間,這個廣大的運動場上是青年學生馳騁的天地,來到假日,附近居民紛紛加入,晨間、午後、黃昏時分,幾個球場乒乒乓乓的,好不熱鬧;跑道上則有勇士們一圈又一圈跑步、健走,一片忙碌,也顯得活力十足。緩步來到「晨映大道」的盡頭,也就是校園正門口,「癒花園」就在大門右側。

      花園裡以一彎流水貫穿整個狹長的園區,入口處有個水線直洩的眼淚池,流速均勻俐落,如同釋放心情時的痛快淋漓,而這一水流泉的源頭,是座白色的半臉垂淚雕塑品「眼淚」,寂靜漠然的表情與那一汪淚泉有著不同心境的反射。沿著步道前行,一旁是緩緩流淌整座花園的水路,一路水聲淙淙,煩悶的心情似已隨之洗去大半。

      接著來到隱蔽於樹叢之間的心靈諮商區,幾組休閒戶外座椅擺置於花草樹叢之間,有幾位年輕學子低聲交談著,也有靜默沈思者,在清清淺水與綠茵碧草之間,一片清新祥和。續往前行,沿著水流蜿蜒一個小彎,彷彿走過一段幽深長廊,如同長期飽受抑鬱之苦的心境。小徑的盡頭有座平台架在參天的黑板樹下,掩映著一片綠意,原來那是家庭追思丘,黑色的牆面刻著各種親屬的稱謂,一座靜坐的雕像置於平台中央,眼神下垂有所思,如同傷痛過後的靜默與沈澱,產生了一股追思之後的溫情力量,正是支持人們繼續前行的生命動力。

      最後來到和解園區,眼前開朗一片,有涼亭、休憩桌椅提供小坐片刻,在許願池前,儼然又進入另一個嶄新的境界,春暖花開時,五彩繽紛、花團錦簇,一片生氣蓬勃,正意味著通過生命幽谷後的柳暗花明。
  • 曲橋幽境 別有意趣

      散步走出「癒花園」,心情的確開朗許多,不知是庭園景致優美,還是真有療癒效果,總之,不怕這清冷天氣,更加飽足了精神得以續往「癒花園」對面的科技大樓裡鑽。經過長廊通道,竟然來到一處水光連天的庭園,沿著水邊環繞一周,原來這裡是由行政大樓、科技大樓、教學大樓及圖書館4棟建築圍繞而成的中庭,校方設計了一池淺水,並在水上架設了一座曲橋連接2棟大樓,地上則植滿翠綠草皮,並有綠木成蔭。小橋一側的水邊有座木造觀景平台,可以臨水賞景,更適合暫坐沈思;另一側則造了一個小涼亭,是逛了一圈校園之後,閒坐小憩最佳地點。這樣一處小小的造景庭園,頗有幾分中式庭園曲橋幽境的氣韻,亦有幾分日式庭園的寧謐禪意。

      閒散地走了一圈,微風輕拂樹梢,已不覺寒意,卻見水色倒映分外明朗,此時聽得一聲劃過天際的清脆鳥囀,迴盪在整個水面及空中,彷彿可以衝破陰霾的天空。那拉長的飛鳥長鳴,似曾相識!很快的念頭一轉,不就是高山湖泊中才有的清朗回音嗎!這個小小的庭園,竟模擬出高山湖泊的情境,四面建築彷彿高山,人工小池如同湖水,這樣的空間與回音的驚喜效果,恐怕是設計者始料未及的。遊走至此,倍覺暢快,這處令人心曠神怡的水畔風光,比起「癒花園」毫不遜色,甚至更勝於調養效果呢。